繁体版 简体版
书尊网 > 历史 > 火热的年代 > 第726章

1915年对于共和党和革命委员会来说,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年份,虽然这一年东北还是遇上了一些灾害,但是工农业都还是有所进步的,特别是工业产值的增加量,足足比去年工业产值多了72%。1

这一年来在经济上所获得的成就,不仅填补了去年作战和对山东基建造成的财政赤字,更是让原本处于债务违约边缘的革命委员会转危为安了。

虽然革命委员会的外债从去年的20.41亿美元升至了22.05亿美元,但如果是照着平常年份的债务累计,原本革命委员会的外债应当是25亿美元才对。因为战争造成的外贸出口增加,今年革命委员会至少消减了2.95亿美元的债务。2

如果再计算上,对英国贷款的2.05亿美元,对法国贷款的0.75亿美元,那么革命委员会的欠债就只剩下19.25亿美元了。

对于财政委员会主席宋云桐来说,看到委员会账目上外债数字的不断减少,这无疑是一个相当舒服的过程。19.25亿美元虽然依旧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但是革命委员会还有在海外的各项资产约2.8亿美元,国内本币资产77.5亿共和元,虽然大多是土地、矿山和建筑港口,可也比去年欧洲战争爆发之前资产比外债高出有限,要强的多了。

宋云桐和财政委员会的各位委员们认真的计算过,只要继续保持今年这样的出口贸易,那么再有三年半就可以把这些债务还清了。但实际上,只要欧洲战争继续下去,明年必然要比今年的出口形势更好。3

而明后年正是革命委员会贷款兴建的各大项目接近完成的日期,只要战争不在这期间结束,那么这些兴建的工厂将会为革命委员会赚取更多的金钱。原本预计要十几二十年才能还上的贷款,借助欧洲爆发战争,交战国货币贬值的机会,几年之内就可以还掉了。

按照那些日本人的说法,这就是天佑。虽然革命委员会进入工业发展的时间不及日本,但是因为吴川的关系,革命委员会发展工业经济的时机和从外国获得的贷款数量,都是远远好于日本的。

而欧洲大战又使得大量的德国、奥匈帝国的工程师和熟练技工不得不滞留在了中国,为革命委员会工作和培训起了工人。

随着欧洲战争的发展,从欧洲送来远东的德国和奥地利俘虏日渐增多,1915年11月之前已经超过了2万人,德国的受教育水平很高,一万个被征召的士兵,文盲大概也就两到三个。奥地利人的教育程度稍微差上一些,但至少也强过了意大利。

因此这些俘虏很快就被革命委员会以一定价格从俄国人哪里购买了过来,革命委员会名义上是雇佣这些德国俘虏为自己工作,他们的工资除了伙食费和衣物购置费用外,其他都会被转交给俄国政府,用于向革命委员会的采购。革命委员会也向俄国人保证,这些俘虏将会在战争结束之后归还给俄国。2

这一交易对于俄国人来说也是满意的,在不断的抽调新兵后,远东三省虽然依旧陷入了劳动力缺乏的局面,但是他们并不敢把这些德、奥俘虏分散到各农场去工作,生怕这些俘虏集结起来闹事。

可是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安排额外的人手看守这些俘虏,还要供给这些俘虏吃喝,这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现在革命委员会愿意暂时租借这些俘虏去当苦力,俄国人便乘机要求革命委员会提供一些中国工人为自己服务了。

帮助这些俄国人做工,其实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即便革命委员会不断的投入新项目的建设,但是对于关内无穷无尽的人力来说,依旧不过是杯水车薪。在当前的中国,只有多余的人口,没有多余的工作。

只不过宋云桐他们对于俄国人招募工人的条件颇为意动,但是吴川却反对为俄国人招募大批的工人,和以劳工个人的名义同这些俄国人签订雇佣合同。

在吴川的力主下,革命委员会最终和俄国人达成的条约是:俄国只能从革命委员会建立的劳动力派遣公司招募人手;签订的合同年限为2年一签,必须注明工作地点、时长、工资福利和抚恤金额。如果俄国方面违反合同,革命委员会保留解除合同并追究责任的权力。

不过在吴川的要求下,革命委员会控制的劳动力公司几乎否决了所有贝加尔湖以西的俄国公司的聘用合同。按照吴川的说法就是:“如果工作地点是在贝加尔湖以西,我们所谓的调查和追究责任就是句空话,因为我们根本不可能派人前往西西伯利亚及欧洲俄国领土进行调查劳工们的工作环境,自然也就无法保护他们的利益。

对于我们来说,工人阶级是党存在的基础,如果毫不在意的把工人阶级丢给俄国资本家去奴役,那么党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联系还能保持的下去吗?

再说了,把劳工派给俄国的资本家,其实就是在损害我们自己工厂的利益。就眼下这个局面,俄国工厂每少生产一件商品,就等于对我们的工厂订单上增加一件商品…”

各位委员们对于工人阶级的关心程度,大约还不及他们对于革命委员会控股的各工厂利益受损来的重视,因此对于俄国限制输出劳动力的决定,很快就成为了中央委员会的一致认同。5

至于那些从俄国人手中赎买过来的德奥俘虏,在他们的德国同胞的安排下,很快就融入了革命委员会下属的各工厂。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年轻的大学生和工厂里的熟练技工,从这些人在俘虏中所占的比例来看,也能够看得出德国和奥匈帝国的人力资源已经快要到极限了。

这数千高素质工人的出现,极大的减轻了东三省工业快速发展所遇到的人才匮乏问题。去年东三省制造业加采矿工人的数目是47万人,今年这个数字又翻了翻,达到了95万人。在这样的快速扩张中,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革命委员会的工业生产估计会因为技术工人不足而先爆发出问题了。

但是现在么,从欧洲迁移过来的大量犹太人为革命委员会提供了数万熟练的技术工人,加上从德、奥、美聘请的工程师和熟练技术人员,送往海外培训的青年工人和助理工程师,再加上这些从俘虏中挑选出来的技术人员,算是勉强支撑住了工人数量暴涨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于此同时,前些年革命委员会对于东北教育的大量投入,现在也终于有了一些回报。截止1915年秋,东四省的小学入学人数终于达到了60万人,在校的中小学人数也突破了280万人,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关内其他各省的总和。

1915年毕业的中学生第一次达到了4.5万,1911年整个东三省中小学在校人数也才4万出头。之所以东三省的教育水平能够如此快速的提高,除了革命委员会不断的提高对于教育的补贴经费,东四省的教育经费今年差不多达到了人均3银元的财政支出,而关内大约为人均0.1-0.2元左右。

而1911年之后,为了逃避本省反动势力的迫害,大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都逃到了关外,关内各省的菁华最终都便宜了革命委员会。这些进步学生和知识分子,不但撑起了革命委员会的教育系统,还为共和党提供了大量的新血。

共和党和革命委员会现在的发展速度,就算是身在其中的宋云桐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就算是一年以前的他也是难以想象,共和党能够走到今日的这一步。而走到了这一步之后,哪怕就是再平庸的人都能看得到,只要翻过了眼前的小小障碍,共和党的前路就是一片宽敞的坦途了。

而在这个时候,俄国布尔什维克们又准备返回本国去完成自己国家的社会革命去了。这些布尔什维克们空出的位置,不由不让人蠢蠢欲动啊。

就宋云桐自己来说,他其实希望现在最好能够保持稳定,等到党真正站上了前面的峰顶,也就是彻底摆脱了国际资本家们的控制,再来讨论党内的人事调整和全国的统一问题,那才是最为稳妥不过的。只是他也清楚,他个人是拦不住那些俄国布尔什维克们返回欧洲去的心思的。中国革命发展的再好,终究也不是俄国革命啊。

想到这里,宋云桐也觉得胸口有些发闷了。他干脆从座位前走到窗前,打开了窗子的一条缝隙透了透气,看着远处的教堂尖顶,呼吸了一口冷冽的空气,算是让他的脑子彻底清醒了过来。

革命发展到今日,党和革命委员会之间的联系已经很难再分出彼此了。革命委员会的中央委员们,至少有八成是党的中央委员。党中央通过的决议就是革命委员会的决策,而未能获得党所认可的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大会的决定,就无法成为革命委员会的政策颁发下去。

党的最高权力虽然归属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但实际上这一权力掌握在常设的中央委员会手中。中央委员会由15名执行委员和9名候补委员组成,分属于政治局、组织局和书记处。政治上的决策归于政治局,人事上的问题归于组织局,书记处负责记录和实施工作。

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就负责组织局和书记处的日常工作,捷尔任斯基和巴拉诺夫则都在政治局内。现在随着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撤离,这些重要的位置就空缺了出来,哪怕是宋云桐也是看着这些位置感到眼热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